2017-2018学年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计划
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依托于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具有雄厚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每年面向全校近五千名理工医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践行“三创”人才培养,2017-2018学年本中心为全校学生提供如下开放计划,全校学生可通过预约形式到中心各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中心为参与开放实验的学生设立了相关奖励方案。
一. 开放实验计划
1. 计划外自选实验
|
| 实验项目
| 指导教师
| 教师联系方式
|
1
| 力热学计划外自选实验
| 1. 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2. 玻尔共振实验
3. 用伸长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
4. 电热偶温度计的标度
5.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实验
6. 多种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及应用设计
7.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
8. 用气垫导轨研究动量守恒与机械守恒定律
9. 水中声速的测定
| 张文炳等
| wbzhang@whu.edu.cn
|
2
| 电磁学计划外自选实验
| 1. 用磁聚焦法测电子荷质比、
2. 弗兰克赫兹实验、
3. 新型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测定、
4. 霍尔法测磁滞回线、
5.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
6. 交变磁场测定、
7. 电子束偏转与聚焦、
8. 非平衡电桥、
9. PN结物理特性测定、
10.光敏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11.非线性元件特性测定、
12.密立根油滴、
13.数字式电表改装实验、
14.交流电路综合实验、
15.黑匣子实验
| 王豪等
| wanghao@whu.edu.cn
|
3
| 光学计划外自选实验
| 1. 折射率综合测量
2. Lau效应综合实验
3. F-P干涉仪
4. 空气折射率测定
5. 单色仪的调节与钕玻璃吸收谱的测定
6. 液晶电光效应及应用
7. 迈克尔逊干涉仪
8. 光纤位移/压力传感特性研究
9. 双棱镜测光波长
10.偏振光的定性分析
11.用光学多道分析器研究氢原子光谱
12.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测量液体折射率
| 林伟华等
| 66388829@qq.com
|
4
| 近代物理计划外自选实验
| 1. 电光调Q固体脉冲激光器
2. LED综合实验
3. 光电探测器特性测量实验
4. 真空实验
5. 激光拉曼光谱
| 刘海林等
| 2887788@qq.com
hailin_liu@whu.edu.cn
|
该类自选开放实验供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计划学时后,任意加选的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学时为8-16学时,具体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请与指导教师联系。
2. 自主式开放实验
| 实验名称
| 指导教师
| 教师联系方式
|
1
| 设备同步虚拟控制
| 江先阳
| jiang@whu.edu.cn
|
2
| 光学自动扫描测试系统
| 周利
| zhouli@whu.edu.cn
|
3
| 光敏电阻特性及干涉型温度测量仪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 林伟华等
| 66388829@qq.com
|
4
| PN结光伏特性及多波长激光功率计制作与性能测试
| 林伟华等
| 66388829@qq.com
|
5
| 声速探测器性能研究及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与液体中离子浓度关系的研究
| 林伟华等
| 66388829@qq.com
|
6
| 利用超声探头自制超声探伤器及性能测试
| 林伟华等
| 66388829@qq.com
|
7
| 基于Matlab的GUI设计开发物理实验教学辅助软件
| 林伟华
| 66388829@qq.com
|
该类开放实验为我中心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项目提出的具有一定自主设计性的课题,具体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与指导教师联系。
3. 科技竞赛实验
序号
| 竞赛名称
| 课题名称
| 指导教师
| 教师联系方式
|
1
| 2018年CUPT物理嘉年华
| 17个实验题目
| 王晓峰等
| tulatin_wang@qq.com
|
2
| 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创新大赛
| 指导教师具体安排
| 江先阳等
| jiang@whu.edu.cn
|
3
| 2018年第5届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
| 低电阻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 刘威
| wliu@whu.edu.cn
|
基于LabVIEW的电阻测量系统设计
| 江先阳
| jiang@whu.edu.cn
|
基于金属-绝缘体相变的电阻传感器
| 周利
| zhouli@whu.edu.cn
|
新型非接触式薄膜电阻测量
| 刘雍
| yongliu@whu.edu.cn
|
电阻测量在地沟油检测中的应用
| 王豪
| wanghao@whu.edu.cn
|
该类开放实验,面向2018年的本科生学科竞赛,具体工作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与指导教师联系。
二. 奖励方案
参与开放实验的同学,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物理实验课程(含盖实验中心开设的所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包括近代物理实验)总评成绩会有3-8分的加分,具体加分分数由指导老师提交(物理实验课程总分仍不高于100分)
具体方案详见:《开放实验学生细则及奖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