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物理实验(一)教学安排 2017.2
第1周 绪论课;第2周~第13周 完成12个实验;第13周实验考试
序号
| 实 验 题 目
| 《基础物理实验》
| 地 点:
|
1
| 气垫导轨实验(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
| 实验2-2
|
一校区物理学院
新楼四楼
力热学实验室
5-402 5-408 5-410
|
2
| 声速的测定(驻 波 法)
| 实验2-7
|
3
| 用冷却法测固体的比热容
| 实验2-9
|
4
| 用拉脱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 实验2-14
|
5
| 直流电桥测电阻
| 实验3-2
|
一校区物理学院
老楼五楼二区
电磁学实验室
|
6
| 用补偿法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 实验3-3
|
7
| 交流电路的谐振
| 实验3-8
|
8
| 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
| 实验3-9
|
9
|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 实验4-1
|
一校区物理学院
老楼四楼二区
光学实验室
|
10
| 等厚干涉的应用
| 实验4-7
|
11
|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 实验4-3
|
12
| 衍射光栅
| 实验4-10
|
注意:(1)实验轮换表的题号1~12与所用教材上的实验题号对应,不要弄错。
(2)每次实验分12个大组循环,弄清你在哪一组,把你这组的实验轮换顺序写在教材上,便于预习时不会弄错。
本学期物理实验(二)教学安排 2017.2
第2周~第13周 完成12个实验 ; 第14~15周另行安排
序号
| 实 验 题 目
| 《基础物理实验》
| 实验地点
|
1
| 音叉的受迫振动
| 实验2-4
| 一校区物理学院
新楼四楼
力热实验室
5-402 5-408 5-410
|
2
| 热电偶温度计的标度
| 实验2-10
|
3
| 用动态法测金属的杨氏模量
| 实验5-1
|
4
|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 实验2-15
|
5
| 交流电桥
| 实验3-7
| 一校区物理学院
老楼五楼二区
电磁学实验室
|
6
|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
或 用电磁感应法测交变磁场
| 实验3-5
|
7
| RLC电路的稳态过程
| 实验3-10
|
8
| 霍尔效应
| 实验3-15
|
9
| 迈克耳孙干涉仪
| 实验4-8
| 一校区物理学院
老楼四楼二区
光学实验室
|
10
| 双棱镜测波长
| 实验4-6
|
11
| 超声光栅
| 实验4-14
|
12
| 光电效应
| 实验4-15
|
注意: (1)实验轮换表的题号1~12与所用教材上的实验题号对应,不要弄错。
(2)每次实验分12个大组循环,弄清你在哪一组,把你这组的实验轮换顺序写在教材上,便于预习时不会弄错。
普物实验(一)、(二)轮换表 2017.2
周次
| 二周
| 三周
| 四周
| 五周
| 六周
| 七周
| 八周
| 九周
| 十周
| 十一周
| 十二周
| 十三周
|
第一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第二组
| 2
| 1
| 4
| 3
| 6
| 5
| 8
| 7
| 10
| 9
| 12
| 11
|
第三组
| 3
| 4
| 1
| 2
| 7
| 8
| 5
| 6
| 11
| 12
| 9
| 10
|
第四组
| 4
| 3
| 2
| 1
| 8
| 7
| 6
| 5
| 12
| 11
| 10
| 9
|
第五组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第六组
| 6
| 5
| 8
| 7
| 10
| 9
| 12
| 11
| 2
| 1
| 4
| 3
|
第七组
| 7
| 8
| 5
| 6
| 11
| 12
| 9
| 10
| 3
| 4
| 1
| 2
|
第八组
| 8
| 7
| 6
| 5
| 12
| 11
| 10
| 9
| 4
| 3
| 2
| 1
|
第九组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十组
| 10
| 9
| 12
| 11
| 2
| 1
| 4
| 3
| 6
| 5
| 8
| 7
|
第十一组
| 11
| 12
| 9
| 10
| 3
| 4
| 1
| 2
| 7
| 8
| 5
| 6
|
第十二组
| 12
| 11
| 10
| 9
| 4
| 3
| 2
| 1
| 8
| 7
| 6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