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开放与演示实验室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物理大楼一楼东侧,实验室面积240M2 ,可同时容纳50余人进行各类物理演示实验。经过几代人的收集、整理和自主研发,实验室现在拥有各类演示实验仪器140余件(套),物理教学资料片40余部,物理教学模型30余件,固定资产40余万元,可开出的物理演示实验有100多个,涵盖了力、热、声、光、电及近代物理的大部分内容。
实验室现有责任教师1名,实验技术人员1名,同时还有2位勤工助学的物理系学生。承担了全校《普通物理》、《大学物理》课程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物理演示实验》公共选修课(54学时2学分)的教学任务。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的物理演示实验室已经建设成面向全校理科、工科、医科及文科类各专业大学生的开放性演示实验室,同学们可以在每天下午到实验室观看或动手操作物理演示实验,以便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拓展知识面。因此,物理演示实验室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了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二课堂,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此外,在每年寒暑假、学校对外开放日,实验室又作为学校对社会开放的一个窗口,接待参加冬令营、夏令营、物理奥赛班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参观、学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课程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全校理科、工科、医科及文科类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共54学时,2学分,使用自编教材《物理演示实验讲义》。
物理演示实验课程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主,不深究严格的物理理论,不要求对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定量分析,以便充分展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和在描述物理概念上的直观性、易接受性,使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加深和巩固对已学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尚未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建立一个直观的、定性的物理概念,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文科的学生,通过观察神奇的物理演示现象,聆听老师对相应物理知识的介绍,能够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物理、了解自然科学,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本课程采用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资料、仪器、设备,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具备的物理知识,选择要做的演示实验(一学期至少要做5大类、20个演示实验,多做不限,一次课可完成2-3个演示实验)。上课时,老师首先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和演示仪器作简单介绍和初步演示(主要针对文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可完全独立操作),然后让同学们自已操作演示仪器,包括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优化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报告。
授课时间也就是实验室对外开放时间,即第3周至第16周的周一至周五下午2:00 ~5:00,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表安排上课时间,并在实验室备案。
每学期开学第1、2周,在教务部公共选修课网站上报名选修。
本演示实验课程多为定性实验,故不进行期末考试。仅根据做实验的次数、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来综合给分。